中国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有各自的经济特色,也有各自的发展阶段。作为目前中国三大国际级城市群之一的长三角,在江浙沪皖领导的推动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如发弓的弦,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之前,许多老百姓把江浙沪包邮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最显著特征,就过于狭隘了。
城市群形成,就有核心城市,就有卫星城,在2017年2月底,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通过挖掘统计公报、城市规划中与卫星城发展密切相关的数据,提出“南通是最有前途的10个卫星城市之一”。今天她来到南通,针对沪通发展指点迷津。
沪通发展:从“单相思”到“互抛媚眼”
叶檀提出,在中国城市增长极中,东北最突出的是北京天津,西北是西安,西部是成都和重庆,东部是我最看好了,便是长三角地区。
南通处在长三角地区的近核心地带,仍然面临许多短板:
1. 与上海一江之隔,南通在轨道交通和高铁方面略有落后。
2. 高端制造业培育亟待加强。
3. “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人才流失问题突出。
论坛现场,叶檀说:“上海边上有4个县级市特别牛,环绕上海50公里之内的地方,启东、太仓、昆山、嘉善,而围绕上海100公里的地方,则是南通、无锡、苏州、嘉兴,那南通与这些城市怎么比?这就要反思我们的特色在哪里?人家的软肋在哪里?”
交通问题是一大软肋。
在地域、地缘上来说,南通确实是太好了,但是从上海出发,由北到南,以及由南往北沿江地区,高铁设施很薄弱。
目前,南通正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加快实施建设上海北翼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创新之都、花园城市的“一中心三城市”发展战略。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先一步实施,除了沪通铁路即将于明年通车外,南沿江高铁项目已经启动,北沿江高铁必将开工建设,上海第三机场有望与南通结缘。
叶檀现场举例:如果南通的火车能够跟虹桥机场实现无缝对接,那对南通的发展无疑是件大好事。
在沪通对接这件事上,过去是南通“单相思”,现在,上海傲娇的姿态也有所改观,也向南通抛来了“媚眼”,为什么?
根据上海2035规划,要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此外,明确提出,要守住这些底线:
牢牢守住常住人口规模、规划建设用地总量、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四条底线,合理分配各类城市发展战略资源。
要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的需求,提高工业用地的绩效水平。到2035年上海将保留10%~15%的工业用地,并按照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的体系在各个层次规划中进行布局引导和深化。
那么溢出的人口和工业去哪儿?
南通便是个好去处。
未来数年南通将从江苏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二手房价是反映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15个热点城市中,有12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下降城市数量比1月多5个;郑州和成都2个城市环比持平;天津环比微涨0.1%。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二手房价格跌幅居前。
在人口方面,早在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缩减了10.41万人。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这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出现人口规模缩减。
叶檀财经提出:“2016年,上海公示的2016-2040年的城市整体规划草案提出,2040年,上海的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左右。2015年,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415万,25年里,上海只剩下大约85万个常住名额。所以,有人说,魔都开始‘驱魔’了。”
再加上,从二手房价涨幅表上,我们发现,上海周边城市二手房价涨幅明显。这也间接说明,人口和资源的红利正在溢出,上海周边的卫星城市正迎来“清晨的太阳”,发展不可小觑。
《叶檀:我眼中最有前途的十个卫星城》中提到,在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城市中,宁波、苏州、无锡等过于独立的城市,同样不可能成为卫星城。除了苏州和无锡以外,南通是江苏省唯一被划入上海2040草案的城市,所以南通未来数年将从江苏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工作在上海,周末乘坐高铁半小时回到南通,会成为许多沪漂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上海制造业正转移到南通,因为南通资源价格低,工业基础不错。2017年南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34.6亿元,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3.4亿元,增长9.1%;进出口总额2360.2亿元,增长16%。“三大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6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0.3%,均居全省第二。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南通所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是上海周边较多的一个。
产业转移意味着物流接轨,南通成为航空物流部分后台支撑。2016年11月,南通机场与上海机场集团、浦东国际机场货站有限公司正式合资组建沪通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除开展航空货站业务外,还将开展旅客行李处理、装卸机操作以及货运代理业务等。
“这就是我看好南通的原因。”3月31日,叶檀来通,就“上海2035规划——南通发展机遇”展开探讨,在综合分析了南通社会经济现状以及政策环境后,作为演讲的压轴环节,她亮出了全国二手房价涨幅表,发出了上述的感慨。
南通在抓住机遇上可以有哪些具体举措?
南通在对接上海方面如何抓住机遇?叶檀的回答简洁明了:“40年前怎么抓住市场机遇的,南通现在就怎么抓住”。
具体从哪些方面?叶檀也指出了方面。
外在:资源
所谓资源包括交通、通讯、文化、资产、产业、医疗等,如果两地政府合作,把这些资源真正打通,后来将不得了。“南通要神经大条一点,贴上去又怎么样。主动去了解上海需求,寻找融合点,很简单的一点:我记得10多年前和上海对接一卡通,技术上能做得到,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实现,医保同城化这个问题也是,现在是不是可以着力推进一下?还有,比如我们的优势产业建筑业也需要金融的支持,那么是否可以和上海探索建筑方面的特色金融对接?”
内在:市场经济
内在的市场经济,这是很重要的,凡是发展的好的城市都是规划和市场经济做的很发达的,除了上海以外,比如深圳、杭州,南京也在做,南京和苏州的双创、教育和人才等在江苏省内比较占优势,要是能够把当下推动市场经济的强力引擎导过来也是相当不错的。
针对南通发展的短板,叶檀强调南通要首先解决这个问题:人才。
第一种人才是企业家人才,真正的企业家不是有钱就可以,也不是书读得好就可以,能够做好企业的一定是经过市场锤炼千挑万选出的人才,企业家人才一定是通过市场挑选的。一旦你有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他们自己就会去招人才,找资源,找钱……长期以后就啥都有了。
另外是教育资源,既然南通基础教育资源这么好,一定要想一想怎么把有潜力的年轻人“喊回家”,把外地的人才吸引过来。